广东农信抢抓夏粮农时,立足粮食种植基础和优势条件,切实加强金融支农助农力度,持续推动粮食产业规模化、智慧化、品牌化发展,护航夏粮丰收丰产。截至2025年7月末,辖内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3587亿元,其中投放“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业重点领域贷款余额317亿元、同比增长15%,为今年夏粮丰产丰收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聚焦粮食产业链 提升服务效率 助力规模化生产
集群融资强产链。在珠三角腹地佛山市,创新推出粮油(大米)集群融资方案,将金融服务嵌入粮食“生产—收购—加工—仓储—流通”全产业链,截至7月末,该方案上线不到5个月时间内,共发放贷款金额4250万元,支持10户粮食产业客户发展。
扩展耕地促高产。投入217万元固定资产贷款支持开平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重点支持9个行政村的垦造农田、耕地提质改造、大田整治等项目,新增水田约28公顷。
批量走访助收购。针对夏粮收购季节性强、资金需求集中的特点,在开平市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优先为粮食收购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及农户分配专项信贷资金,累计走访169户,对其中26户发放贷款余额977万元,解决夏粮收购各个环节融资难题。
订单农业开销路。立足阳山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实际,创新推出“订单农业贷”,支持农业主体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订单后,迅速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累计发放“订单农业贷”5笔、金额共250万元。
聚焦“粮头工尾” 倾斜金融资源 助力智慧化生产
围绕现代农业智慧化生产,创新“农机贷”专属产品、强化信贷支持、量身定制方案,精准满足农机经销商融资需求及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的农业机械购置资金需求。在“粮头”水稻育秧环节,向始兴县相关生态农业公司发放500万元贷款,助力建设标准化育秧中心,通过机器自动化装填基质、播种、覆土、喷淋等系列操作缩短秧苗生长周期,实现早晚稻种植无缝衔接。在“工尾”大米加工环节,向阳春市相关农业现代化省级粮油应急加工企业提供2400万元资金支持,帮助其完成智能稻谷自卸台、码垛机器人等大米加工机具的安装工作,提升日加工产量至600吨。
聚焦各类农业主体 破解融资难题 助力高质量生产
开通绿色通道,支持重点农业集团智能生产。在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重要供应基地清远市,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向重点农业集团发放贷款5360万元,成功打造日产量达150吨的智能生产线和日烘量240吨的烘干线,打造“软、香、糯”核心优势。
加强政银合作,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生产。与开平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5年授信10亿元用于支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累计为当地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30家丝苗米企业及农户投入贷款资金40笔、金额2658万元,注入粮食生产新动能。
精准授信施策,支持新型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循环生产。向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江门市某农业发展公司授信280万元,助力3年内耕地面积从1022亩拓展至1329亩,创新“稻渔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建设核心项目“侨都锦田”水稻生产智慧化机械化和有机品牌,获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建设项目。
创新金融模式,支持种植加工企业高质生产。以“信贷风险补偿+农业融资担保”模式为紫金县相关农业公司提供500万元综合授信支持,贷款年利率低于同类贷款150BP,支持打造“山水米谷”商标,生产紫金香米、美香沾丝苗米、青香优033丝苗米等优质大米,年总产值达15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