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信新闻
广东农信打出服务“组合拳”推动落实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提质增效
2025-07-10

广东农信坚决扛起地方金融主力军责任担当,依托“点多线长面广”以及审批流程“短平快”优势,打出“精准对接、创新服务、资源保障”组合拳,强力推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提质增效,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截至5月末,辖内64家农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31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127%;累计走访并录入“粤信服”的小微企业57万户、授信1087亿元、发放贷款856亿元。

一、精准对接“四维发力”,融资协调触达再提速。构建高效协同机制,确保融资协调精准触达小微主体。一是锚定“高瞻规划”,机制引领强统筹。构建“省联社+农商行总行+支行+网点+金融特派员”五级联动机制,细化实施方案和工作手册,实行“网格化+挂图作战”,确保责任到人、高效推进。二是立足“靠前服务”,主动摸排促落实。常态化对接地方工作专班,联合组建摸排工作小组,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情况,形成“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加速融资协调工作有序落地。三是强化“对点衔接”,上门服务重实效。组建对接服务团队,建立走访跟踪和督导考核机制,对推荐清单客户限时开展“一对一”上门对接服务,“一企一策”精准匹配融资需求。四是推动“以点带面”,全面拓展凝合力。深化与行业协会、商会、链主企业等合作,“一链一策”定制服务,集中开展政策宣讲和融资对接,有效扩大政策覆盖面。截至5月末,共开展小微企业融资银企对接会近300场,为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各类宣传咨询服务。

二、创新服务“精准滴灌”,重点领域供给再强化。聚焦小微多元化需求,创新产品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创新产品服务,精准适配多元需求。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地理标志产品、企业生命周期、外贸客户群体等领域,创新推出“五金贷”“柚商贷”“初创贷”“跨境贷”等产品,为特色经济提供金融支撑。探索“专业市场+商贸服务平台+小微企用信”“优势产业+企业授信+订单用信”等多场景服务模式,为新兴经济注入金融活力。深化政银担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推进省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项目,累计发放贷款约30亿元;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合作,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发放贷款余额42亿元;与粤财担保等担保机构合作,发放政策性银担合作贷款余额超81亿元,同比增长14.78%。三是聚焦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提质效。加大外贸领域支持力度,累计通过“粤信服”录入小微外贸企业近2000户,放款约8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发放科技贷款余额703亿元,同比增长4.66%;支持制造业当家,发放制造业贷款约2040亿元,同比增长6.25%;支持农文旅融合,向环“两山”引领区建设相关项目授信约23亿元,发放小微贷款余额7.27亿元。

三、资源保障“降本减负”,金融服务质效再提升。全方位倾斜资源,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与覆盖面。一是聚焦降本增效,降低融资成本。践行“让利于企”理念,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实施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79%,同比下降30BP,创历史新低。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惠及5210户小微企业,金额205亿元,解断贷之忧。二是突出科技赋能,提高服务效率。打造125个线上特色产品模板,实现精准营销与快速响应。创新升级信贷4.0系统、“户户通”APP等平台,强化移动办贷、线上申贷功能,客户经理“拎包”服务直达园区企业。组建数字化运营团队,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型,大幅缩短流程时限。三是推动服务下沉,扩大服务网络。深入实施“户户通”工程,派驻2.8万名金融特派员到1.3万个行政村(居),按照网格化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开展信息建档、授信服务,今年来新增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近6600户。同时,依托省产业园、特色产业集聚区,设立37个特色机构,配备专属团队,提供“门对门”专业服务。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

 


APP下载
微信
公众号
智能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