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信新闻
聚焦“最后一百米” 做老百姓的银行
2024-09-30


自2005年以来,资产规模增长至4.71万亿元,累计贡献税收1818亿元;完成改制农商行任务以来,存款规模增长5600余亿元,贷款规模增长4600余亿元,累计贡献税收554亿元,为339万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承担广东银行业超3/5的农户贷款、2/5的普惠涉农贷款和1/4的涉农贷款……广东农信以勤劳为笔,以担当为墨,在南粤大地谱写支持实体、金融为民的壮阔画卷。

从前的“挎包”装着算盘、纸笔,现在的“挎包”装着宣传册、移动营销设备,而不变的是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初心。作为广东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服务“三农”最贴身的金融机构,广东农信始终坚守“深耕本土、支农支小”,切实扛稳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长子”的责任担当,全力支持广东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守牢县域“主阵地” 资源通达千万户

经过雨水的润泽,麻竹笋陆续破土而出,竹海沿着山势起伏,农民正三两成群进行麻竹笋的采收。作为广东省最大的麻竹笋种植基地,英德当地的麻竹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支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柱。

“竹海生金”的背后,离不开英德农商行开展“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下称“户户通”)给予的金融支持。为麻竹行业授信50亿元、开发专属“金竹笋”贷款、建立麻竹笋产业风险补偿机制、依托广东农信“户户通”APP推广“三农易”“小微易”降低获贷门槛、普及“特色农业+协会协同+产业链主体用信”“户户通”服务模式、依托广东农信“悦农生活·鲜特汇”平台助力麻竹笋销售……围绕麻竹产业,资金链和产业链正融合发展。数据显示,至2024年8月末,英德农商行涉麻竹产业贷款余额6.48亿元,比年初增长37.24%。

这是广东农信系统引导和撬动资金、资源下沉“县镇村”,支持“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产业发展的缩影。

老一辈农信人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为百姓提供金融服务。新征程上,广东农信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当好老百姓“自己的银行”。以江门农商行为例,金融特派员赵悦龙联合客户经理和网点营销人员在挂点的古井镇文楼村走街串巷,开展“整村授信”,共为1417户授信超1.53亿元。当地支行网点负责人黄泳仪率先打造辖区内行政村为全行的移动支付示范村,并为回迁村民解决装修资金紧缺问题。

一个个农信人背后,是广东农信让人员、资源、产品和服务下沉村镇,通达到“千家万户”。以全省各行政村为对象,广东农信正在南粤大地铺设农村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积极探索“大数据+熟人评价+走家串户”模式,以发动乡村金融特派员开展信用建档、导入外部政务数据、组织村委信用评价等方式,建立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随着3.42万名金融特派员进入2.14万个行政村(居),对1.61万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5410亿元,广东农信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新模式。

加强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等涉农产业的信贷投放;大力支持农村承接产业转移,创设推广“园区管理部门+配套优惠政策+入园主体用信”模式;支持“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民生工程,助力农民创业勤劳致富;推出“粤厨贷”“普惠家政贷”“普惠技工贷”“经营快贷”“税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广东农信正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优势,以务实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助力乡村振兴、共富建设。

“做小”稳固小微企业“基本盘”、“做实”服务实体经济“主业”、“做土”守牢县域“主阵地”、“做散”推动投放结构优化……广东农信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正不断优化,金融活水正流淌在南粤大地的碧水蓝天下、田间地头上。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广东农信客户数达339万户,对比2020年末增加165万户。投放县镇村贷款余额1.22万亿元,占比48.77%;粤东西北地区贷款余额4924.92亿元,占比19.76%。


践行责任担当 探索农信实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广东农信主动担当作为,全面对接服务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践行广东“地方金融长子”的责任担当。

以澎湃的金融动能“贷”动广东强县兴镇富村。广东农信明确每年累计投入不低于300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加码支持“制造业当家”,助力挺起产业脊梁。广东农信制定实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投放制造业贷款余额4660.88亿元,其中投放科技贷款余额1850.45亿元。

引“金”入海,织就“海上牧场”渔耕丰收图。广东农信创设“海洋牧场贷”系列33个信贷产品,举办银企集中签约大会,全面对接各地海洋牧场重点项目,累计投放渔业贷款余额278.56亿元、支持近5万户渔业主体。

以绿色金融擦亮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广东农信持续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绿色能源、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壮大发展,加大对人居环境改善、清洁能源、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信贷投入,定制推出美丽乡村贷、农房风貌贷等信贷产品,美丽乡村贷款余额82.86亿元。

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扎根广东沃土,广东农信立足主责主业,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服务本土高质量发展中探索更多农信实践。

聚焦重点拓展科技金融。广东大力推广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投放288亿元为1208家中小型科创企业盘活“知产”。

乘势而上推动绿色金融。广东农信试点建设绿色低碳金融实验室,创新推出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累计发放绿色贷款余额1052.05亿元。

服务人民做实普惠金融。截至2024年6月末,广东农信辖内农商行投放普惠型贷款4970亿元,为226万客户提供普惠信贷支持,户均获贷21.98万元。

用心用情探索养老金融。广东农信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信贷支持,针对性推出“养老贷”等产品,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加快转型推进数字金融。广东农信以“数智引擎”加快向数字银行转型,打造“AI员工助手”,月均完成票证识别业务40余万笔,还实现了乡音智能识别,让数字金融更贴乡情。

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广东农信始终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中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案例

深入田间地头 书写“勤劳金融”

“没想到银行还能上门服务,感谢银行工作人员为我解决了种菠萝资金短缺的烦恼。”徐闻当地菠萝种植户李大爷感慨道。地处种植黄金地带,湛江市徐闻县菠萝产业特色鲜明,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围绕菠萝产业,徐闻农商行主动对接,强化村银合作。

自开展“户户通”工作以来,徐闻农商行“上门办贷”“限时办贷”,针对农村市场早出晚归的作息和“小、散、快”资金需求,“户户通”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户金融需求,量身定制贷款方案。“客户吴女士扩大菠萝种植亩数,后来拥有了自己的菠萝加工厂;客户孙先生扩大东风螺的养殖规模,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徐闻农商行“户户通”专班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2023年,徐闻农商行对徐闻菠萝产业累计授信超6.50亿元。

实绩以实干为基。徐闻农商行以一系列举措,为“勤劳金融”写下生动注脚。

“入户对接+信息摸底”,精准靶向融资需求。徐闻农商行金融特派员和客户经理常态化进村入户,以“入户式”“挎包式”服务,精准靶向满足曲界镇菠萝产业金融需求。数据显示,通过村银合作,徐闻农商行已完成农户信息建档1.22万户,授信7414户,授信金额6.67亿元。

“村银合作+行业对接”,强化产业拓链强链。徐闻农商行依托共建平台、行业联盟等“平台”资源,紧抓行业龙头、联盟对接人、商会主席等“关键人物”,力促菠萝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协同发展,为菠萝产业拓链强链。

“线上融资+线上推广”,做优渠道服务。紧抓县政府打造徐闻菠萝市场体系的契机,徐闻农商行高效运用贷款进件小程序、“户户通”APP、客户画像系统等智能工具,以“三农易”“小微易”等移动办理贷款的新方式,为当地散客、小户高效授信。

未来,徐闻农商行将不断深耕本土特色产业,设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共同推出普惠金融政策和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金融支持。


亲历

“两脚泥”跑出成长 “户户通”连接乡野

从在总行部门到申请前往一线已过半载,英德农商行金融特派员温嘉威褪去了“外地味”和懵懂青涩,让自己在乡镇一线盛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温经理,我的麻竹笋种植不够钱,快帮我想想办法。”听到客户焦急的语气,温嘉威立刻放下手头工作,面见客户,争取以最快速度帮客户解决燃眉之急。

初到九龙支行,温嘉威是客户眼中“不懂方言、没经验、干不成事”的小男孩。在半年时间里,温嘉威以勤奋为突破口,用态度获得认可。从厚着脸皮和村民拉家常,到在田间地头当“泥腿子”了解项目,在客户家中当金融知识宣传“小喇叭”,在客户需求和金融服务之间充当“调解员”,温嘉威遍访了网格内415户客户后,终于由“外地人”变成“我们村的金融特派员”。

由于很多贷款项目要翻山越岭实地调查,温嘉威经常白天在乡村沃野、企业工厂、街头小巷实地调查,晚上挑灯苦战。“我在千辛万苦中收获实干的成果,体会到干事创业的甜蜜。”

当前,广东农信创新开展“户户通”工程,将农商行的人员、资源、产品和服务下沉到每个村镇,通过打造集政务通、信用通、信贷通、理财通、销售通“五通”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将农商行的“政府+金融服务”通达到千家万户,畅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

以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西南部的九龙、黄花两镇为例,扶持当地旅游业,助力“百千万工程”,成为英德农商行九龙支行首要考虑的问题。温嘉威与同事们围绕峰林晓镇、洞天仙境等特色旅游资源,逐户走访周边商户和农户,送去“小微易”“三农易”等信贷产品,满足了当地商户、农户的金融需求,有效链接特色文旅和农业产业。与此同时,温嘉威积极参与涉诈安全隐患大排查、金融知识大讲堂等志愿活动,在日常工作中留住乡土和乡愁。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温嘉威笃信这一句古话。“我将用我的汗水,通过‘户户通’的管网,浇灌‘百千万工程’繁花,坚持走‘勤劳金融’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数读

各项贷款余额2.49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50.70%

制造业贷款余额4660.8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18.70%

投放县镇村贷款余额1.22万亿元;粤东西北地区贷款余额4924.92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19.76%

2024年上半年,辖内农商行投放普惠型贷款4970亿元,为226万客户提供普惠信贷支持

派驻3.42万名金融特派员进入2.14万个行政村(居),对1.61万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5410亿元

(来源:南方+)


APP下载
微信
公众号
智能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