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东农信认真落实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安排部署,立足实际,以“四个强化”为抓手,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广东农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打通改革发展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广东省农信联社党委班子成员率先领题调研,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广东农信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整体谋划,紧盯难点确定课题
广东省农信联社党委用好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法宝,研究制定《关于在广东农信系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有效破解制约广东农信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高标准推动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内化。一是选好调研课题。党委班子成员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广东农信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队伍建设、服务实体、风险防范、金融科技及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广泛调查、反复研讨,有针对性地研究形成坚持党管金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7个重点调研课题。基于广东农信“三级党委、两级法人”的实际,在选题过程中,广泛征求各级党组织意见建议,实现调研选题既契合广东农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需,又能解决基层农商行实际难题。全系统各级党委有效衔接广东省农信联社党委调研选题,保证方向一致、高效联动。同时,注重将课题相似、领域相近的选题进行统筹,坚持战略调研注重宏观、项目调研注重应用、专项调研注重“小切口”,保证选题科学精准、切中要害。各级党委结合当前的中心任务,聚焦自身高质量发展贯彻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调研课题160多个。二是拓宽调研范围。广东省农信联社党委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领题调研,既坚持沉下去,深入一线网点、镇街村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港口码头,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管理智慧和意见建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实践;又主动走出去,先后前往广州、深圳、佛山等多地,加强与本土央企、国企、民企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太平洋产险广东分公司、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平安财险广东分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拓展外部“朋友圈”,主动赢得更多市场机遇,为广东农信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扩容提质。三是找准调研问题。围绕“有方向、有计划、有批次”工作要求,科学统筹调研安排,做到“听、查、谈、看”多管齐下,努力把工作进展情况摸清、把存在问题找准,并借助专题研讨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措施,形成有效可行的思路办法和解决对策,确保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广东农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二、强化统筹联动,一体推进精准破题
广东省农信联社坚持把调查研究和广东农信现有机制、既定工作互融互促,争取最有效率、最大效益的工作成果。一是与调研常态机制相结合,把领导班子年度主题调研、基层联系点和联系区域工作作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有效载体,加强工作的协调和衔接,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二是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广东农信系统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党委书记督促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在读书班中,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作为必读内容进行学习,为调研工作打下思想基础,突出以学促干。三是与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相结合,围绕贯彻党中央、省委对金融工作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四个转型”、构建“有为系统+有效法人”管理体系、走稳走好勤劳金融发展之路,一线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工作,综合运用“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6种调研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落实整改,切实把调研工作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三、强化务实作风,深入一线解决问题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省农信联社党委班子成员紧扣调研内容,带队深入基层、沉到一线、走进企业,与员工群众面对面交流座谈,了解掌握基层真实情况。近期,广东省农信联社领导带领调研小组已陆续奔赴汕头、清远、河源、江门、湛江、肇庆、云浮、揭阳等地开展调研。一是坚持“四不两直”、做到“8访1会1党课”。注重统筹协调,党委班子成员调研选题相关配合部门加强横向沟通,把握调研节奏,合理安排调研时间、地点,设计调研方式,避免短时间内扎堆调研、重复调研,减轻基层负担。按照“8访1会1党课”的措施,主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走访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股东董事、镇街村组、基层网点、小微企业、一线员工、困难群众,把群众期盼摸准、把实际情况摸透。通过召开座谈会、讲党课,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坚持同题共答,做到注重实效解难题。在调研中,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广东省农信联社、农商行多维互动、同向发力,从不同视角研究问题、分析根源、提出举措、压茬推进,形成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党委班子成员认真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问题清单,逐项研究解决措施,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对发现问题坚持立行立改,让基层员工和客户及时看到成效。对一时解决不了的,指导相关部门,明确阶段性目标、措施和安排,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加强跟踪督办,定期更新工作进展,确保问题解决序时推进,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反馈,切实让基层和广大客户群众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推动建章立制,着力从制度机制系统层面,开展根源性整改,不断巩固整改成效。
四、强化成果转换,履行金融责任担当
广东农信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坚守“深耕本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发挥广东农信点多面广优势,切实扛稳农村金融主力军责任担当,全力服务全省主战略主定位,支持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高质效推动主题教育成果不断转化。在服务“实体经济为本”中扛起更大责任,扎实落实广东农信支持稳经济增长“24条措施”,推进“六稳”行动,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确保今年实体经济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90%以上。在服务“制造业当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计划未来三年投放制造业领域的信贷资金超过6000亿元,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中长期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更好支持做大做强我省“制造业当家”。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中贡献更大力量,每年投入3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百千万工程”,积极发挥辖内机构立足县域、扎根本土的先天优势,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更大担当,“十四五”期间投入不少于1万亿元信贷资金,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广东农信样本”。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提升农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目前已投放政府服务自助机2.02万台,提供350项民生服务事项和17项金融服务,派驻金融特派员2.81万名进入2.11万个行政村,对1.47万个行政村“整村授信”2763亿元。在服务陆海统筹和蓝色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举办银企集中签约活动,组织沿海地区农商行、大型保险企业等共同参加,大力支持海洋牧场建设。充分发挥2700多家沿海网点、3万多名从业人员的优势,实施“金融+海洋”工程,计划3年投放800亿元,助力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推出“海洋牧场贷”系列30多个产品,发放渔业产业贷款超过171亿元,其中支持海洋渔业市场主体10411户,对接海洋牧场项目70多个,拓展对接海洋渔业上下游项目超过200个。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出台关心关爱员工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辖内各机构员工团体商业保险、补充医疗保障、企业年金、大病救助体系等多样化福利保障提供支持与服务,聚焦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职工群众心坎上。聚焦“金融为民”原则,研发了“三农易”“小微易”移动办贷流程,推进金融惠民便民利民转型,着力解决客户贷款难、额度低、门槛高等难点痛点。至4月底,全省共60家农商行上线“三农易”“小微易”,实现授信金额突破100亿元,在贷贷款近8万笔,贷款余额达69.31亿元,整体用信占比达67.76%。持续完善老年人金融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优化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