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广告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信动态
广东农信多维赋能地方产业绿色转型 厚植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2025-11-24

在“双碳”目标和“制造业当家”战略引领下,广东农信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产业绿色化转型,以“绿色支行+产品+服务”协同发力,持续赋能绿色园区建设、传统产业升级、绿色产业培育及农业绿色转型,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金融动能。截至10月末,广东农信绿色贷款余额354亿元,同比增长28%;打造“零碳网点”3家、绿色支行5家。

一、聚焦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圈”。密切跟踪重点园区项目,加强与园区管理方合作,推出“园区贷”“低碳转型贷”等产品,综合运用污水处理收益权质押等方式,满足园区绿色转型和企业清洁能源融资需要。在中山,根据绿色金融支持目录“园区循环化改造”类目,运用“低碳转型贷”产品为某环保家居产业园提供1.37亿元融资,支持配套集中式废水处理、危废暂存仓库等环保设施。在清远,与某印染产业园能源管理方签订合作协议,依托管理方提供的企业名单及风险补偿服务,累计为园区内纺织企业发放“绿色清洁能源贷”21笔、2.09亿元,有效满足园区转型和企业能源使用需要。

二、聚焦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助推“向新而行”。加强与监管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制定符合转型标准的重点企业名单,量身推出“低碳转型贷”“绿色技改贷”“碳排放权抵押融资贷”等绿色信贷产品,支持企业引入环保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同时,探索建立企业生产碳排放可计量体系,将企业碳排放信息纳入授信审批管理流程,实施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有效激励企业节能降碳。在肇庆四会,为某水泥龙头企业提供1000万元转型金融贷款,支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型低碳产品研发。在中山,建设当地法人首个“绿色金融管理系统”,实现绿色信贷识别、碳排放量核算、碳环境效益评价,为绿色贷款审核提供数据支撑,审批流程缩短至1个工作日,累计认定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超150户。

三、聚焦绿色新兴产业培育,厚植“发展沃土”。针对绿色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的技术研发投入大、市场认可周期长等难题,创新“绿证”收益权抵押等金融产品,通过精准化信贷支持与全周期服务,助力绿色产业从“小而美”走向“大而强”。在清远清新,在全省范围内首创免抵押“新能船易贷”产品,授信金额可达船舶造价的七成,成功支持7艘合计30510总吨LNG集散两用新能源船舶建造,有力推动地方传统船舶行业“降碳”。在云浮,紧跟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步伐,为某光伏发电企业发放全省首笔绿色电力证书收益权质押贷款400万元,有效盘活企业“环境权益”价值,缓解流动性资金紧张困境。

四、聚焦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筑牢“安全屏障”。围绕“粤字号”农产品品牌打造,创新推出农业转型贷款,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贷等模式,支持有机肥料替代、生物防治虫害等降碳技术运用,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转型。在湛江廉江,创新运用“转型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某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发放2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绿色生产改造、有机肥推广、环保技术研发等,助力企业实现100%有机种植覆盖。在阳江,依托某农业科技开发企业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及相关经营信息,以纯信用和循环授信模式为其发放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智慧农业、科技农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宗旨,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高碳行业转型和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