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农信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梅县金柚、大埔蜜柚等地方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推动金融服务全面深入“产、供、销”全链条,有效“贷”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截至2025年10月末,累计在梅州市区发放金柚产业贷款余额8937万元,在大埔县发放蜜柚产业贷款余额2.25亿元。
一、“柚”见产品创新,精准赋能产业提质
发挥决策链条“短、平、快”优势,通过创设专属产品实现精准支持、快速审批,优化柚农、柚企的申贷服务体验。如在梅州市区,推出“柚农宝”“柚商贷”等“免担保、快审批、惠利率”特色产品,根据金柚品种、柚树树龄、种植规模及银行流水合理测算额度,对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已注册电商的经营主体实施增信支持,解决融资痛点。截至2025年10月末,“柚农宝”“柚商贷”贷款余额3371万元。在梅州大埔县,针对蜜柚龙头企业推出“商誉贷”“冷链贷”“优企贷”等产品,实施“一企一策”“一链一品”服务;针对柚果产加销环节的农户散户和小微企业,运用“行业数据分析+土特产+种养用信”模式,创新推出“悦农柚贷”产品,授信期限1-5年,贴合挂果周期,精准支持肥料采购、规模扩大等关键环节。
二、“柚”担联动合力,共建多元融资体系
强化“政银企担”协同,构建风险共担机制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推动更多信贷资源向柚产业集聚。一是政银企合作破解融资困局。针对政企合作推出了“助保贷”,通过政府设立的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纳入政府“重点中小微企业池”内的企业投放贷款资金,为蜜柚产业拓宽融资途径。二是银担合作降低融资成本。如与大埔县相关政府部门对接,开展“蜜柚现代产业信贷担保基金”贷款业务。又如在梅州市区,积极与广东农担公司开展合作,运用“农担贷”贷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合力破解融资难题,自开展以来共发放“农担贷”1.11亿元。
三、“柚”享政策红利,减负增效普惠于民
积极运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等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各项减费让利政策,努力降低柚农、柚企融资成本。一是积极运用再贷款资金,增强融资支持。2025年以来,在梅州市区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4.70亿元,在大埔县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63亿元,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蜜柚产业集聚。同时,建立金融纾困工作台账,对周转不畅的柚农、柚企办理无还本续贷、采取减免逾期利息、调整还款计划等措施,或下调贷款利率、减免费用等,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二是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提振生产经营信心。在大埔,蜜柚类贷款综合加权利率持续下降,大大减轻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如在春耕时节为大麻镇柚农郭某精准匹配无需抵押的支农支小再贷款20万元,用于购买化肥和提质扩容,以及创新蜜柚种植与养鸡相结合的种养模式,在今年秋天亩产大幅提升,每亩增产近700斤,收入增20%以上。
四、“柚”有精准服务,勤劳金融扎根田间
践行“勤劳金融”理念,推动服务下沉、人员下沉、资源下沉,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一是精准对接解决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梅县区、梅江区26个镇、街道党委实行三级联合共建,共派驻金融特派员639人,实现518个行政村居100%全覆盖,主动对接摸查走访农企和农户融资需求。二是精准利用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依托广东农信“鲜特汇”交易平台,为金柚种植户及经销商免费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同时,以“2025年梅州柚(大埔蜜柚)开采活动暨销售会”为契机,派出“金融网格员”走进蜜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及加工基地,通过拍摄短视频、分享推文、发朋友圈等形式助力宣传营销。三是精准带动实现强村富民。在梅州梅县区金柚产业园,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农户”“品牌效应”“就业带动”等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宣传“梅县金柚”区域公共品牌、鼓励使用梅县金柚包装,吸纳2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劳动力年均增收2.5万元以上。
春华秋实,金融赋能。广东农信将持续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推动柚子产业从单一农产品向规模化、高附加值的完整产业链升级,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注入持久金融动力。
(来源:广东银行同业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