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广告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信动态
广东农信:把握金融支持产业集群“金钥匙”,赋能“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5-10-24

近年来,广东农信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金融支持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点多、面广、链长优势,以金融“活水”精准赋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9月末,辖内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3653亿元,“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业重点领域贷款余额326亿元,支持各类农业主体9万多户。


创新链式金融


“贷”动农业产业集群建圈强链


广东农信以产业链为核心,通过系统化的信贷与服务创新,助力农业产业从“分散”到“聚合”、从“单点”到生态的转型升级。


集群授信助力“聚链成圈”。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实施“一集群一方案”,如佛山顺德兰花产业已授信1.21亿元,助力62家兰企提升品牌与市场竞争力。


联农带农推动“串点成链”。建立“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上下游农业主体”联农带农模式,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如支持河源东源县一生猪企业1600万元建设数字化养殖示范基地,并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带动周边升级养殖技术、改造设施。


强链补链促进“三产融合”。积极支持农业向加工、文旅等领域延伸,如联合新会陈皮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银行”,推动开发深加工产品与文化体验项目,显著提升产业附加值。


优化服务模式


降低农业产业主体融资门槛


广东农信从产品、机制、抵押方式等多方面入手,破解农业主体融资难题,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与服务效率。


打造特色信贷产品体系。围绕“一村一品”推出“陈皮贷”“菠萝贷”“蚝业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并推广整村授信,加快资金周转。如在湛江廉江市发放渔业贷款6.35亿元,覆盖养殖、加工、冷链等多环节。


构建“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通过风险补偿金与担保协同,扩大对农业企业的信用支持。如在河源紫金县,采用“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贷款200万元+农业融资担保合作贷款300万元”的综合授信模式,支持某农业企业建设“航天丝苗米”示范基地,实现种植面积约1563亩。


创新抵押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采用质押地理标志与企业商标的方式,累计为“三洲黑鹅”龙头企业授信1000万元;灵活采取生猪活体抵押、自有资产抵质押、省农担担保等方式,累计投放6.89亿元支持阳春市生猪业规模化发展。


绘制产业地图


赋能农业产业集群提质升级


广东农信通过深化政银协作、扎实走访和精准调研,实现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匹配。


强化政银沟通拓广度。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农业农村局等,获取特色产业及农业产业园布局图,促进金融供给有的放矢。如与英德市农业农村局、麻竹产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麻竹笋产业整体授信50亿元,累计向4601户产业主体发放11.6亿元。


强化走访调研挖深度。开展“行业协会+村委会+企业+农户”多层次走访,全面摸查发展现状。如依托菠萝协会提供的种植户清单,组织湛江徐闻县16个支行开展深度走访,2025年以来走访村委会107个、企业125户、农户989户。


强化金融供给瞄精度。重点调研特色产业经营、资金运作、行业前景、融资需求等情况,定制差异化、精细化的特色产品,实现精准扶持。如深度走访调研化橘红产业,构建“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出“橘红贷”产品,支持全产业贷款余额8.3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农户等780多户。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持续深化“产业集群+金融生态”服务模式,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关键环节集聚,助力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县域产业集群,在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中彰显农信担当。
                                                                        (来源:强国号发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