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广告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信动态
金融“链”通农文旅融合发展 擘画“百千万工程”壮美图景
2025-10-24

广东农信紧扣“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以“金融链+产业链+服务链”融合模式,推动以“农”为基、以“文”铸魂、以“旅”为翼的乡村产业振兴实践,持续激活乡村资源,助力农文旅融合从“愿景”走向“实景画”。


10月17日,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召开,为农文旅深度融合擘画了清晰路径、设定了宏伟目标。广东农信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扣“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以“金融链+产业链+服务链”融合模式,推动以“农”为基、以“文”铸魂、以“旅”为翼的乡村产业振兴实践,持续激活乡村资源,助力农文旅融合从“愿景”走向“实景画”。


突出“资金链”精准滴灌,强化农文旅发展资金支持


将信贷资金、产品和服务深度嵌入农业产业升级、文化资源挖掘、旅游场景创新的协同发展进程,畅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命线。


一是加大信贷投入。截至9月末,辖内农商行支持农文旅相关贷款287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发放住宿和餐饮业贷款余额184.91亿元,同比增长4.38%;投放美丽乡村贷款余额84亿元,增长3.55%。


二是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发挥省联社产品体系建设平台作用,围绕农文旅相关重点领域,支持农商行打造特色产品体系。如创新“政府引导+银行支持+企业参与”服务模式,支持富民强村公司——台山桂荷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建设农文旅项目;推出“两山文旅项目贷”“温泉贷”,助力环“两山”引领区惠州龙门县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打造“民宿贷”“美丽乡村贷”,支持清远阳山县发展乡村民宿。


三是制定专属服务措施。在文旅重点地区,成立专门工作团队,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针对文旅行业资金周转需求快的特点,推广“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提供灵活还款方式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文旅企业的融资成本。


突出“产业链”因地制宜,激活特色农文旅融合场景


从侨乡文化、红色文化、土特产、田园风光和非遗资源中挖掘文旅价值,以产业链撬动农文旅融合动力轴。


一是支持“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授信1.4亿元支持江门台山市活化横湖村侨乡旧街,助力“十八踏”从空心村蝶变为“网红商业区”。通过“整村授信”向惠州龙门县提供1007万元,支持永汉镇低冚村(全省首批“红色村”)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品牌。


二是支持“土特产+文旅”融合发展。在陈皮核心产区江门新会区,精准授信5000万元支持丽宫农业开发公司打造新会陈皮特色旅游文化综合体,建成集陈皮产业园、博物馆、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文化体验空间,让陈皮从土特产升级为文化符号。


三是支持“田园+旅游”融合发展。立足湛江徐闻菠萝产业,支持打造“菠萝的海”综合体,配套举办菠萝文化旅游嘉年华,项目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发掘茶文化价值,向江门开平市发放“茶叶+文旅”产业相关贷款超1750万元,打造“游茶山、学制茶、品茶香、居民宿”链条式沉浸式体验。


四是支持“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授信2100万元支持清远连南县“千年瑶寨”景区服务项目改造升级,助力构建瑶族文旅产业链,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突出“服务链”改造升级,促进农文旅商圈兴旺发展


努力缩短服务半径,将优质金融服务送进农文旅产业核心区域,为农文旅商家和消费者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


一是创新特色服务网点。立足地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积极打造一批温泉支行、民宿支行、文旅支行等特色服务机构。如在惠州龙门县省级典型镇永汉镇,打造温泉特色支行,为温泉特色产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设立民宿特色支行,推动沙迳社区民宿产业向集群化、精品化发展。


二是推动移动支付建圈下乡。累计牵头建设移动支付示范镇157个、移动支付下沉乡镇367个,全力打造“网点+自助机具+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的金融支付体系。如支持江门开平赤坎古镇旅游圈建设数字化收款平台,该平台覆盖景区内14家核心自营商户,为游客提供便捷支付体验。


三是积极助力文旅消费活动。主动参与各地助力文旅消费活动,积极承接市县政府消费券发放活动,助推乡村文旅消费“热起来”。


站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广东农信将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持续为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岭南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