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信: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力支持“制造业当家”
2025-10-10
近年来,广东农信主动融入现代产业新发展格局,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当家”的家底更加厚实。截至2025年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039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84亿元、占中长期贷款整体余额19.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43亿元、同比增长12.4%。
引金融“活水”,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
广东农信充分发挥土地、科技、人才、效率等关键环节的驱动作用,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创新链、产业链,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加速迈进。一是突出要素驱动,提供全周期资金保障。根据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制造业企业不同阶段需求,丰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全面激活厂房用地、固定资产、知识产权等要素的驱动作用。如在江门鹤山市,推出入园贷、厂房贷、固定资产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支持93家企业在工业园区置地建厂、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贷款余额21亿元。二是突出人才驱动,激活“人才引擎”。将中国院士、珠江学者、优粤人才卡等人才认证资质纳入授信模型,为核心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贷款支持。如将“姑苏领军人才”与“佛山优粤人才”进行同等资质认证评估,为某中科产业研究院承载单位发放“科创贷-初创贷”130万元贷款,助力数字化疼痛管理医疗器械研发。三是突出效率驱动,畅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快车道”。提供知识产权评估、政府补贴申请、质押办理一站式便捷服务。如在江门市,通过开通线上登记和引入专业评估公司,实现当天提交、T+2出证,累计办理知识产权质押(含商标)共357笔,金额44亿元。
纾融资之困,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
广东农信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融资难题,巧借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政银合力和政策红利,助力企业“智”变升级。一是以核心企业为下游企业融资增信。创新“核心企业增信+下游整链授信”模式,延伸整链授信。如联合某智能染整设备龙头企业,为下游设备购买方提供2亿元“整链授信”,有效提高数字化印染水平。二是加强政银合作为转型企业提速提质。采用政银合作模式,制定“数字贷”融资方案,对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政策支持。如在中山市,累计为33户企业办理“数字贷”业务,发放贷款13100万元。三是落实政策贴息为科技企业降本增效。联动科技、财政等部门,积极落实贴息扶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如为云浮市新兴县某新材料公司发放300万元贷款,并积极协助企业申报贴息,让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汽车改色膜等核心技术攻关中。
优化绿色服务,助力制造业向绿色化转型
广东农信紧扣“双碳”目标,优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精准支持制造业节能降耗、绿色转型。一是创设绿色能源产品体系,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如为佛山市某环保公司提供17500万元“金狮?蒸汽贷”信贷资金,支持建设CCUS碳捕集大型塔安装工程,每年捕集约1万吨碳排放,推动100余家染整企业蒸汽供应绿色化。二是创新“碳评价”绿色评价模型,实行差异化授信。如在中山,综合企业财务、能耗、外部环保等信息测量碳评价得分,从高到低划分为绿、蓝、黄、橙四色等级,对企业实行差异化授信,绿色贷款余额22亿元。三是创建绿色服务团队,完善对接、授信、审批、放款一站式服务。如通过组建专项团队,快速为云浮市某老牌陶瓷生产企业授信500万元,支持引进智能温控窑炉及环保尾气处理等系统,每平方米瓷砖燃气消耗下降15%。四是创立绿色项目库对接机制,加大对环保制造业金融支持。如积极对接开平市政府、人民银行建立的绿色项目库,绿色制造业贷款余额12100万元。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创新金融模式、汇聚多方合力,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周期、多元化、高效率的金融支持,为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注入更多金融动能。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