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广告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信动态
广东农信搭建产业转移“金融桥” 精准赋能区域协调发展
2025-09-28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农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充分发挥深耕县域、点多线长面广优势,聚焦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环节,强化全流程跟踪服务,打出金融服务“组合拳”,助力产业转移提质增效。截至2025年7月末,辖内64家农商行发放园区贷款余额693亿元,同比增长11.5%。


一、强化统筹对接,夯实服务基础


广东农信高度重视产业转移金融支持工作,主动对接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96个省级产业园建设,创新园区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是深化政银合作。成立工作专班,与当地政府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摸清本地产业转移主平台和产业园建设情况,密切跟踪重点项目。二是前移服务关口。安排专属团队对接园区管委会和转移企业,逐户摸排融资需求,提供“决策快捷+上门服务”组合举措,实现“即报即审、快速响应”。积极参与珠三角招商引资专场活动,主动靠前对接转移项目金融需求。三是推出配套政策。在清远针对广州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出台“十大举措”,从信贷政策、资源倾斜、服务下沉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


二、创新产品模式,实现精准滴灌


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地在资金、配套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广东农信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设计融资服务,补齐要素短板。一是推出转移专属金融产品。创新推出“购地贷”“建设贷”“众创贷”“设备贷”“流动资金贷”“产业转移贷”等一揽子入园金融产品,覆盖“土地购置、厂房建造、按揭、投产、运营”全流程,并提供优惠利率和审批便利。同时创新“园区开发贷”,支持基础设施、生活物业、污水处理等配套建设。二是探索“地方产业规划+招商政策+企业用信”服务新模式。在龙门依托县域涂布新材料产业规划,精准匹配政策与融资,成功吸引40余家企业落地,信贷支持达2亿元。三推出“产业链融资+链主链圈+整链用信”。在江门围绕重点园区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链主信息,深入了解其上下游企业金融需求,配套专属产品实现整链用信。累计为家具、摩托车等重点产业链转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6.4亿元。四是开展“整园授信”。对紫金产业园“整园授信”8亿元,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与江门鹤山长江工业园区签订3亿元意向授信协议,向4家转移企业发放4320万元授信资金。


三、优化融资机制,畅通金融“活水”


为助力产业有序转移落地,广东农信积极行动,做好各项服务保障。一是降低融资成本。落实贷款贴息、创业担保贷款、支小再贷款等各项金融政策,为产业转移项目降本减负。在阳春,近三年累计支持产业转移企业33家4亿元,累计减少企业融资成本超千万元。在封开,根据转移企业绿色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等给予绿色信用额度,贷款利率由初评的4.7%下降至3.2%。二是丰富融资渠道。在广宁采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银行信用贷款”的风险分担服务模式,为转移企业提供免抵押信贷资金,截至7月末,已累计向5家企业发放1137万元贷款。在开平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将科技型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授信指标,已累计发放3亿元。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继续聚焦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及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精准发力,全力支持产业转移项目“引得进、接得住、发展好”,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贡献农信力量。

                                                               (来源: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