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广告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信动态
百县千镇万村 | 广东农信赋能“土特产”深加工 擦亮农产品“金招牌”
2025-09-28

2025年中央一号文提出“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 ,强调农产品深加工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广东农信聚焦区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创设专属信贷产品、激活产业集群发展、创新业务服务模式,助力地区擦亮“土特产”金招牌,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8月末,辖内64家农商行农产品加工贷款余额165亿元,同比增长9.9%。


一、创设专属信贷产品,擦亮农产品“金招牌”。持续丰富信贷产品体系,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助力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让“土特产”的名片更加闪亮。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县域优势产业。肇庆广宁是全国“竹子之乡”,因竹生美、依竹而兴,通过为县内从事竹子产业的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推出地方特色信贷产品“宁竹e贷”,助力广宁县竹产业深加工集群升级,打造集交易、加工、研发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平台,截至2025年8月末,发放竹子产业存量贷款共387笔,授信总额10343万元,余额7898万元。二是助推转型,打造县域经济新支柱。佛山新推出“数字贷”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设备更新以及新产品研发等,助力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截至2025年8月末,“数字贷”累计服务32家企业,贷款余额7945万元。三是数据赋能,激活县域特色产业。梅州大埔运用“行业数据分析+土特产+种养用信”模式,推出“悦农柚贷”新产品,按照“规模年份系数”法测算授信额度,提升行业盈利分析能力,科学测算贷款额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实力。截至2025年8月末,相关蜜柚产业余额2.3亿元,今年以来新发放蜜柚类贷款约7000万元,助力蜜柚特色产业发展。


二、赋能产业链延链强链,激活农产品“新动能”。广东农信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针对不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特点,提供精准化的金融支持。一是聚焦产业链特色。肇庆封开大力支持鸡肉分割生鲜冷链、鸡肉熟制品深加工产业,助力企业构建从种禽繁育、生态养殖、饲料加工到冷链物流、预制菜生产、品牌营销的完整杏花鸡产业链。截至2025年8月末,已向杏花鸡产业发放贷款余额约7600万元。二是拓展产业链深度。佛山创新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推出“订单贷”满足链上企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农业全产业链信贷资金需求。截至 2025 年 8 月末,累计发放 103笔 “订单贷”,贷款金额 9651万元。三是扶持产业链龙头。茂名化州向当地知名橘红制药公司发放信贷资金98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橘红种植、加工、中成药制作等,发挥优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聚集效应,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三、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助力农产品“不愁卖”。广东农信积极探索“户户通·助农销售通”模式,支持广东名优农产品做大做强。一是依托“鲜特汇”商城服务平台。通过“农户+银行+客户”的链接模式,进一步畅通农产品深加工的销售和流通环节。佛山将优质农产品引入“鲜特汇”商城,为优质农业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截至2025年8月末,助农销售通推广数量超2.5万份,交易金额约1500万元。二是金融赋能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江门新会深耕陈皮产业客群,主动打通联合文化合作渠道,助力企业打造陈皮文化体验馆等文旅场景,让陈皮从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截至2025年8月末,陈皮产业相关贷款余额达7亿元,累计服务陈皮深加工产业链客户超800户,7.5万从业人员中近三成通过深加工环节实现就业,真正实现了 “一片陈皮富一方百姓”。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继续聚焦农产品深加工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强化产业链协同,助力更多“土特产”蜕变为“金招牌”,为广东“百千万工程”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坚实的金融力量。

                                                                       (来源:广东银行同业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