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稻浪,五谷丰登,又逢一年丰收时。一直以来,雷州东西洋素有“粤西粮仓”和“广东第一田”的美称,耕种的水稻面积达28万亩,产量每年可达20多万吨。当前,连片的稻田如金色绸缎铺展在雷州广袤的红土大地上,在秋阳照耀下熠熠生辉,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秸秆,微风拂过,成熟的庄稼随风摇曳,谷浪翻滚间满是沁人的米香。这幅“稻粟满仓”的喜人图景,正是雷州农商银行以优质金融服务激活雷州水稻产业活力的生动实践。
作为雷州人民自己的银行,广东雷州农商银行积极扛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任,聚焦粮食重点领域,把助力粮食稳产增产作为支持“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创新“主动对接+靶向服务+全链赋能”模式,主动把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粮食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重点涉农领域,让农户秋收不等“贷”,全链条服务秋收各项工作,保障秋收时节“颗粒归仓”,为秋季农业生产输送金融“及时雨”。截至2025年9月末,雷州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70.8亿元,累计服务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主体601户。
主动对接 持续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拓宽“三农”融资渠道,切实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截至2025年9月末,雷州农商银行已建成信用村422个,服务农户规模 273236户,为秋收生产注入持续金融动能。在深化金融服务的同时,雷州农商银行积极加强与雷州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的协同联动,聚焦农户“抢收、卖粮、备资”核心需求,积极推动服务模式由传统的“坐门等客”向“主动寻客”“精准服务”转变,组建“秋收金融服务小队”穿梭在田间地头,深入村落开展精准营销与服务,精准掌握农户秋收资金需求,及时响应各类资金诉求,将资金支持落到生产急需之处,用“接地气”的举措解决农户急难愁盼,让金融服务跟着秋收走、围着农户转,以金融“活水”护航秋粮丰收。
靶向服务 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雷州农商银行针对秋收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突出特点,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推出“三农易”“小微易”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全面对接辖区内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收粮大户的融资需求,助力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推动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粮田示范片区,为将农业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出能力探索有效路径;同时, 通过开辟秋收信贷“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建立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放机制,全力保障秋收期间信贷资金高效到位。
全链赋能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雷州农商银行重点服务一批区域农业重点企业,推动农业产业模式升级,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订单农业推广等关键环节,强化信贷支持,做好秋收秋种农产品产、购、加、储、销等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构建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为载体的产业化模式,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标准化、一体化运营,有效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一场又一场金融“及时雨”,不仅稳住了农民的“钱袋子”,更守护了群众的“粮袋子”,为秋粮颗粒归仓注入坚实金融力量,赢得广大农户的交口称赞。
金秋的雷州,红土大地的稻米田孕育着希望,雷州农商银行的金融“活水”正持续滋养着这片沃土。下一步,雷州农商银行将持续围绕“百千万工程”,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及秋收备耕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民和农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让涉农信贷春风吹入千家万户,为秋收生产注入“及时雨”,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画卷在丰收时节徐徐展开,全力绘就秋收“丰收图景”。
(来源:县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