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大埔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要求,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聚焦林下产业主体融资需求,从产品、服务、协同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林下经济释放绿色发展新活力。
拓宽渠道,“金融活水”润绿生金
针对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抵押物不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大埔农商银行持续推出“林权抵押贷”产品,以林权抵押为主,采用“抵押+担保”等组合担保方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有效破解林下经济主体融资难题。如,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及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种植油茶基地5000亩,每亩产量可以达到1600斤。在单一油茶种植基础上,该公司创新“林上、林中、林下”立体利用模式,让土地资源实现高效利用。林下不仅套种中药材,还对农林剩余物进行食用菌栽培和能源化利用,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同时养殖土牛、土猪,从单一种植转向“种植+养殖”多元增收,拓宽产业效益空间。针对该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大埔农商银行精准匹配“林权抵押贷款”,为其授信255万元,发放了242万元,利率优惠40个BP。借助这笔资金,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并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启动资金,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局面。
强化对接,金融“触角”伸进林间地头
大埔农商银行以信用建档质量提升、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及“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为抓手,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和客群特征,开展常态化走访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重点明确、清单管理,配套制定走访计划表、客户画像库和转化跟踪表,强化过程管控和成效评估。一方面,为避免重复对接,稳步推进网格化经营,行内85名金融特派员深入网格内乡镇、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对林下经济主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开展评级授信,实现“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另一方面,简化贷款手续,优化办贷流程,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在支行权限内线上业务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办结”。此外,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再推动再落实,全力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截止目前,已走访企业超1334家,对政府“推荐清单”内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授信263户,授信金额达3.06亿元,其中重点对接了县域林下经济链企业、合作社。
三方联动,共奏绿色发展“协和曲”
大埔农商银行加强与政府部门、林业企业、农户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政银农”三方联动机制,金融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协会 ”的联农带农模式,引导林企用足用好相关政策等措施,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就业。如,广东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有中草药种植,在基地主要种植石斛、金线莲等名贵中药材,该企业因前期种植资金投入较大,而生产资金回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为提升种植成活率,该公司计划进行种植南药技术升级及配套设施购进,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发展产业链,但资金缺口较大。大埔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与客户对接,为客户精准匹配并成功授信两笔455万元流动性资金贷款,期限最高3年,单笔年利率最低至5.55%,得益于大埔农商银行的金融助力,该公司利用资金提升了种植产量和质量,使铁皮石斛品牌更响亮。如今该公司大棚种植年收入约为450万元,仿野生种植年收入约1500万元,在有效提质扩容的同时,积极参与接收当地农户安置到公司的种植基地、示范基地等就业,带动农户发展林下经济,促进20多名农民实现产业增收。
下一步,大埔农商银行将突出增效扩面,加强政银担保合作,依托大埔县“广东绿色名县”品牌,增加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入,推出更多契合林下经济的信贷产品。金融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生态发展,助推县域林下经济向新而行。
(来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