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广告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信动态 > 农商风采
开平农商银行“三个聚焦”支持小微企业 促进企业融资便利性
2025-09-30

开平农商银行立足县域经济,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战略重点,围绕当地产业、行业资源禀赋,瞄准产业园区、商圈等小微客户聚集区,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的服务策略,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特色化服务和重点领域上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精准滴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8月末,开平农商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3亿元,惠及了4202户经营主体。

一、聚焦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平农商银行结合“户户通”工程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网格化走访调研,针对各客群融资特点,大力推行普惠金融。一是实现走访广覆盖。充分运用广东省融资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粤信服”,深入园区、社区、乡村,摸排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服务需求,差异化制定融资服务方案,加快服务响应效率,解决市场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截至2025年8月末,通过“粤信服”小程序录入走访企业15081家,对列入“推荐清单”的客户实现“应贷尽贷”,已授信户数614户,累计授信金额37.57亿元,累计放款金额19.55亿元。二是打造支小支微产品体系。着力于提升申贷、办贷效率,打造了“小微e贷”“小微易”“经营易”等支小产品体系,惠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2047户,贷款余额3.86亿元。三是实施金融让利。推动贷款利率优惠向小微企业倾斜,制定并推出普惠对公贷款利率优惠方案,其中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制造业企业等重点领域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利率优惠,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二、聚焦特色化服务,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开平农商银行以特色化服务为核心,设立了开平市首个科技支行,并针对侨乡特色产业,通过专项金融产品或专项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是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模式。针对科技型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开平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将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授信指标,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截至2025年8月末,已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超3亿元。二是创新推出融资保理业务。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出融资保理业务,打造“核心企业+供应商+银行”的保理联盟链,为产业链上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实现对供应链融资全流程的线上化管理和监控,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如,借助中企云链平台推出该行首笔保理融资业务,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平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授信800万元,为链上核心企业提供信用背书,重点解决了该供应链上众多合作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共为3条本地供应链提供保理授信,授信金额5300万元,有效为产业链上广大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三是创新推出全周期产品体系。紧扣企业发展需求,聚焦“落地—建设—投产—升级”全周期需求,推出“入园易”“建厂易”“厂房贷”“流动资金贷”组成的“一揽子”入园融资产品,构建“土地购买+厂房建设+标准厂房按揭+生产运营”全流程产品体系。

三、聚焦重点领域发力,持续加大金融资源供给。开平农商银行针对地方发展规划,大力支持地方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集群,深入了解重点领域融资发展需求,推动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一是支持战略性产业集群。与开平市翠山湖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由开平农商银行为园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总金额5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同时,主动对接省重点建设项目,深入了解项目融资需求,目前对接省重点建设项目6个,发放贷款金额超12亿元,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建成达产,稳住经济大盘。二是支持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对标地方绿色经济建设和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积极对接开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建成的绿色项目库,加大对环保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资源向低碳环保、绿色发展流动,发放绿色制造业贷款余额1.21亿元,有效促进制造业产业加快升级转型发展。三支持新型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型产业,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对接“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制造业企业87家,发放贷款余额25.74亿元。

下阶段,开平农商银行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优化政银企对接服务,探索专属信贷产品,拓展多元化服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金融+)